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(UW) — 生存篇
在國外生活有時候並不那麼容易。不僅物價高昂,還有語言和文化上的隔閡需要克服。再如,美國的學費、生活安全等問題,也都是需要關注的重點。在此,我將分享一些目前在西雅圖的生活經歷、如何更好地適應環境以及一些隱藏的資源。這些資源有些來自我自身的經驗,有些則是從朋友那裡學到的寶貴經驗。(會陸續更新)
1. UW 國際學生學費豁免 (International Student Tuition Waivers)
有一次系上學術顧問主動通知我,他們已經幫我和其他國際學生申請了 International Student Tuition Waivers (限碩士或博士),才讓我知道原來有這樣的機會。不過這個計畫是有名額限制的。據學術顧問說,因為有些同學找到教學助理(TA)的職位,所以其他部門有了多餘的名額可以分配給我們。但這項學費減免並非每學期都能保證獲得,因此實際上能否申請成功仍是未知數。此外,每個學位最多只能申請三個學季(即一年)的減免。
其實,獲得學費減免最穩定的方法還是申請教學助理(Teaching Assistant, TA)或研究助理(Research Assistant, RA)的職位,因為除了學費減免,還會有生活津貼。此外,TA 或 RA 的職位不像獎學金需要提前一年申請,而是可以直接申請下學季的職位。TA/ RA職位通常分為學期制和全年制。有時候,系裡的資金會特別緊張,許多同學可能無法獲得本系的 TA 職位,因此需要到其他系尋找 TA 或 RA 的機會。
如果沒有找到校內或校外的工作機會 (校外工作通常需要完成三個學季的課程才能申請 CPT,除非系上課程有規定需要校外實習)的話,這個選項也是不錯的方法。
2. 校內安全夜車 (Husky SafeTrip)
這項服務是朋友告訴我們的。有時候我們可能因為學業或活動娛樂到很晚,但晚上走回家會有安全疑慮,因此可以使用這項校內安全夜間接駁服務。Husky SafeTrip 會派專人駕駛車輛接送,確保你安全回家。有一次我陪朋友搭乘,覺得這輛車看起來很像警車,非常專業。
使用方法是直接撥打指定電話,告訴對方你所在的位置和目的地。等候時間會根據需求量安排,通常快的話大約十分鐘,較慢可能需要等待半小時。值得注意的是,這項服務有地區和時間的限制(請見下圖中的紫色區域)。
- 服務區域範圍:西至 Roosevelt Way NE,北至 NE Ravenna Boulevard,東至 25th Avenue NE(不包含 University Village),南至 45th Street。
- 服務時間:每日晚上 6:30 至凌晨 2:00,不包含假日。

更多資訊:連結
3. 影印
我們學校影印的地方叫做 Dawg Prints,可以在 Suzzallo 或 Odegaard 圖書館,或者各系辦找到影印設備。首先,需要先儲值 Husky Card,再將文件上傳至 print.uw.edu,然後到影印設備所在的地方進行操作。我記得第一次在 Suzzallo 圖書館影印時,輸入我的學校郵箱後,卻無法找到我上傳的檔案,詢問圖書館服務員也無法解決問題。後來在 Odegaard 圖書館,圖書館員告訴我在輸入學校郵件時,不要加上 “@uw.edu” 的後綴,否則就會像我一樣無法顯示上傳的文件。
更多資訊:連結
4. 公車卡忘了帶的應變方法
這是朋友分享給我們的一個小妙招,感覺挺聰明的 — — 可以先把 Husky Card 拍照備存 (我們的學生證兼具交通卡的功能,因為公共交通費用已包含在內),這樣如果忘了帶 Husky Card 或是 Husky Card 遺失且暫時無法補辦新卡時,可以把照片出示給公車司機看。不過這個方法不要常用,因為是否接受也取決於司機的決定。這比較適用於緊急情況。
5. 多跟學長姐和同學互動交流
這應該是老生常談了,但確實很有幫助。美國的研究所與台灣不同,很多大學生畢業後並不會直接升學,而是選擇一段空窗期(gap year),去工作或旅行,之後再決定是否繼續深造。因此,美國研究所的同學背景和年齡差異通常較大,這也讓我們有機會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,不論是人生閱歷還是學業經驗。例如,我們系上有一種非正式的 mentor 制度,透過這些學長姐的分享,可以得知獎學金的申請途徑、學術會議的參加方式或修那些系外課程,這些經驗對我相當有幫助。
此外,也可以多與同年級生(cohort)互動,因為必修課常常在一起,見面次數和頻率較多,可以一起到某個地方學習、組讀書會,或者一起吃飯交流,這樣的互動對於累積經驗和增進學業也很有幫助。
其他:
·畢業前備份重要的電子郵件或雲端資料:
在畢業前,可以將你認為重要的電子郵件或雲端資料下載保存。因為美國不像台灣的大學畢業後還可以留有電子郵件的權限,在你畢業後的幾個月內,就無法登入學校信箱了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