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滑雪初體驗:新手準備與挑戰攻略
滑雪是美國冬季的熱門運動,而這次我因為同學的邀請,有機會與他以及一位滑雪經驗長達十年的學長一起到 Stevens Pass 體驗滑雪。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的邀請,我想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主動接觸這項運動。
我覺得滑雪是一項需要很大熱愛的運動,因為它必須克服三大挑戰。第一,天氣限制,由於台灣處在亞熱帶氣候,下雪機率小,因此想滑雪通常需要飛到鄰近的日本或韓國;第二,滑雪很危險,常常有受傷或意外的情況發生,因此我在去之前特地看了一些滑雪的教學影片,大概了解進入雪場的狀況。 第三,很燒錢,因為滑雪場通常都地處偏遠,因此交通費高,再加上還需要全身的雪具裝備,而在店面租往往不便宜,如果你是初學者,又需要加上教練費(除非有會滑雪的朋友),所以第一次滑可能要上萬元。
抵達學長的家後,我們先試穿雪鞋並整理雪具。他的家幾乎像一間小型雪具店,架子上一個個掛滿了不同的雪板,十分壯觀!他提供了所有必要的雪具,甚至還有對講機,讓我們不禁感嘆他對滑雪的熱愛。畢竟雪場的訊號通常不好,對講機確實是聯絡彼此的最佳工具。
滑雪分為雙板和單板(顧名思義,就是一個板子和兩個板子的區別),因為是零經驗,所以我們是使用雙板,對初學者比較友善。
整理雪具清單:

非必備但重要:長厚襪、對講機
這趟滑雪中,讓我最不舒服的器具是雪鞋。或許是第一次穿,或許是不合腳,穿上後總覺得「我的腳不是我的腳」,相當疼痛。經學長指點,我也了解到一些穿雪鞋的小技巧:
- 襪子要穿長且厚,這樣能避免磨傷腳踝和小腿。
- 褲管的位置:通常需要將褲管拉出雪鞋外,這樣雪鞋比較容易扣住,但如果能將褲管塞進雪鞋且依然扣得住會更好,也許不會那麼疼痛。
- 雪鞋的緊度:雪鞋需要將腿部固定,方便用重心控制雪板,因此通常要穿得比較緊。
雪場介紹
在前往雪場的路上,我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雪場資訊。滑雪場通常分為幾個區域,包括超級新手村、初學者練習場地以及適合已有一定滑雪技巧者的進階練習區域。滑雪道根據難度分為綠道(初學者)、藍道(中級滑雪者)、黑道(高級滑雪者)和雙黑道(專家級滑雪者)。
在冬季,這些地方是滑雪愛好者的天堂,而到了夏季,它們則搖身一變成為騎自行車的絕佳去處。
根據學長的女朋友介紹,Stevens Pass 是他們週末常去的滑雪場之一,另外他們也會光顧 Crystal Mountain 和 Mt. Baker Ski Area。每個滑雪場地形獨特,滑雪道各有風格,能滿足不同等級滑雪者的需求。
※補充(2025.1):後來跟堂姊聊天後,如果是初學者,建議去 Snoqualmie Summit,環境對初學者更友善。Steven pass 雖然比較漂亮,但難度也高了一些。

初見滑雪場
今年的冬天是暖冬,西雅圖的氣溫相對溫暖,甚至沒有下雪。這與往年大不相同,據說過去的某些年份,冷到有人能在學校滑雪(?)。
對於雪,我並沒有抱太多浪漫的幻想,畢竟經歷過芝加哥的暴風雪,深知下雪帶來的不便。然而,這次的雪算是溫和的。對滑雪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下載 OpenSnow 這款應用程式,裡面提供詳細的雪場資訊,包括天氣預報、積雪狀況等,適合常滑雪的人。

但一抵達滑雪場,見雪已開始飄落,還滿驚奇的。滑雪場為初學者設有魔毯(地面輸送帶)方便練習,而對更進階的滑雪者則提供了纜車直達高處雪道。

零經驗者的滑雪基礎教學
作為一個滑雪零經驗者,能有學長和同學花時間教我滑雪的基礎知識,讓我少走了許多彎路。以下是我整理的經驗分享,但如果有機會,還是建議找專業的教練學習,能更安全且高效。
1. 如何站穩?
站穩的關鍵在於雪板方向和重心控制:
- 雪板方向: 確保滑雪板與雪道垂直,減少滑動的可能。
- 重心控制: 利用膝蓋控制重心。
2. 如何摔倒?
初學滑雪一定會摔倒,因為控制滑雪板的方向並不容易。我聽過兩種摔倒方法:往坡上的方向摔和向側邊摔。但無論選擇哪種方式,千萬不要往前摔,否則可能會翻滾下坡,非常危險。
3. 摔倒後如何起來?
理想情況下,摔倒後可以自己站起來,無需拆卸滑雪板或他人幫助。學長教我臀部要往前移動, 將重心前移後,用手推地站起來。但這對於我過於困難,所以我用的是最土法煉鋼法: 將滑雪板移除再起身。移除滑雪板時,用雪杖一次性用力戳板尾的固定機制。
額外提醒:
若位於陡坡,摔倒後記得將滑雪板垂直於坡面,避免站起來時滑下坡。
4. 如何上坡?
上坡有兩種基本方式:
- 外八字上坡: 雪板呈外八字緩慢向前,適合坡度較緩的地形。
- 側向90度上坡: 將雪板垂直於坡道側滑上坡,適合較陡的地形。
技巧: 雪板上坡側的刃需緊貼雪面,卡緊以防滑下。
我個人習慣用90度側向上坡,雖然稍微費力,但穩定性更高。
5. 滑雪方向
- 緩坡: 滑雪板可以平行雪道方向直衝,速度適中且容易控制。
- 陡坡: 完全平行滑行時速度會過快,無法煞車。除非你想體驗失速的快感(或恐懼),建議採斜向滑行,適時轉彎以減少速度。
6. 如何煞車?
我之前看影片通常都介紹內八字煞車,也就是雪板前端靠近,尾端分開,利用內側刃壓雪減速。但內八字煞車耗費大腿和膝蓋力量,長時間使用會非常疲勞。因此,學姊建議熟練後學習轉彎減速法。
7. 如何控制速度?
滑雪的速度主要靠膝蓋的角度控制:
- 加速: 膝蓋向前壓,增加滑雪板的壓力以提速。
- 減速: 膝蓋稍微向後,減少對滑雪板的壓力,自然減速。
對我來說,練習滑雪時最令人害怕的,莫過於失速時的恐懼。當速度快到幾乎無法控制,那種緊張感讓人心跳加速,甚至有一瞬間懷疑自己是否能夠活著走出滑雪場。因此,如果覺得狀態不對或體力耗盡,可以到雪場附近餐廳或休息區,調整狀態再繼續或選擇不滑,不必勉強自己。
我發現,要達到游刃有餘和優雅的掌控的境界,真的需要大量練習。每一次滑行都像是在跟自己較勁,不僅要掌握重心,也要克服內心的緊張。

作為一個完全的新手,我整理了一些滑雪後的心得,分享給同樣是初學者的朋友們。
- 避開人群高峰時段
初學者在剛開始滑雪時,可能無法完全控制行進的方向和速度。為了避免撞到其他滑雪者,建議選擇人較少的時段練習。同時,即使晚上有營業,也不要在夜間滑雪。因為夜間氣溫驟降,視線條件也比較差,增加了滑雪的挑戰和危險性。 - 鍛鍊核心肌群,尤其是大腿力量
滑雪非常考驗核心肌群和下肢力量。如果平時有健身習慣,會對滑雪有很大幫助。我滑雪後四肢痠痛了好幾天,這讓我意識到平時鍛鍊的重要性,尤其是加強大腿和核心肌群的力量,能幫助提升滑雪的穩定性和持久力。 - 觀察地形並熟悉滑雪道
在開始滑雪之前,花一些時間觀察滑雪場的地形,對雪道的坡度、長度和狀況有基本的概念。這能幫助初學者選擇更適合自己練習的路線,也能減少因地形不熟導致的突發狀況。 - 防護裝備必不可少
初學者建議佩戴護臀和護膝,因為滑雪過程中難免會有意想不到的狀況。有一次我因為雪板方向弄錯,滑成了180度,結果往後倒下,甚至直接滑下坡去,像倒栽蔥一樣,非常危險。
感謝你讀到這,有任何想法歡迎跟我說!